身体健康、家庭美满、事业有成是人生幸福的三根支柱,而廉洁又是这三根支柱的基石。基石不牢,幸福人生必将不稳。所以,清正廉洁对于幸福人生至关重要。作为人民公仆,党员干部坚持清正廉洁,既是本人之福,又是家庭之福,更是人民之福。
一、树立正确幸福观的必要性
幸福观就是指人们对幸福的基本看法或态度。幸福观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相联,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幸福观。一个人的幸福观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影响一个人的立身行事。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是人民公仆,其言行对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具有重要的示范与表率作用,其能力直接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正确的幸福观是领导干部立身行事的精神指引,是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才能更好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二、清正廉洁与幸福的关系
首先,清正廉洁有助身心健康。廉洁者,把有限的时间用于工作,把主要的精力用于为民,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生活充实有序,精神饱满。而不廉者,吃喝玩乐,应酬无度,贪图一时之乐,却透支了体力、精力,不仅损害了身体,而且还损害了领导的形象,损害了党的风气。清正廉洁有助于心态平和,大凡不贪不占、廉洁为公、两袖清风的干部,因做人光明磊落,做事问心无愧,就会心地坦然,睡卧踏实。试析一下腐败者的心理状态,单单一个“怕”字,就如千斤重负,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说不准哪天拔出萝卜带出泥,整天提心吊胆、忧心忡忡,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其次,清正廉洁能有助家庭美满。作为领导干部,要构建美满家庭,清正廉洁必不可少。“一人不廉,家庭难圆”,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凡是贪图享乐、奢侈浪费、挥霍无度的,都会很快走向衰落。因为不廉洁者多为个人或家庭谋取不义之财,钱多了,来得容易,花得随便,必出变故。有的人整天在外头大吃大喝,早出晚归,不理家事;有的人参与赌博,通宵达旦,影响身体;有的人道德沦丧,最后不仅影响党的事业,也毁掉了自己的前程,进而毁掉了整个家庭。因此,领导只有廉洁从业,才能形成一种良好的家风,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再次,清正廉洁有助事业有成。清正廉洁能促使领导干部增强凝聚力和领导力。领导的凝聚力和领导力来源于人格魅力影响,人格魅力又来源于业务能力和人品道德,而人品道德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是否做到清正廉洁。凡是有威信、有影响、事业有成的领导,首先是清廉的领导。相反,领导干部如果心存贪腐必定心术不正,心术不正则思路不正,思路不正则结果不正,最终事业终将一败涂地。
三、树立三种意识,努力做到清正廉洁
保持清廉的政治本色,是中国共产党人赢得人民信赖和支持的宝贵经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保证。同时,清正廉洁也与实现个人的幸福生活密不可分。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清正廉洁呢? 一是强化学习意识,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精神追求,要以学习为手段,以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目标,树立系统学习,终生学习观念,明确学习目的,制定学习目标,落实学习任务,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树立现代意识和超前意识,自觉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洞察社会、明辨是非、审视人生,使理论学习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的决心和能力。
二是强化制度意识,提高按制度和规定办事的自觉性。许多违反原则、违反纪律的事情,都与对相关制度和规定无知有关。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将管理与自身自律有机结合,使有形的制度成为无形的规范,不断提高按制度和规定办事的自觉性。
三是强化廉洁自律意识,自觉接受内外部监督。从严治党,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没有监督的权力容易变质,失去监督的干部容易越轨。领导干部要把组织的监督、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和普通党员群众的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要树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把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真正做到接受上级监督要真心,接受同级监督要虚心,接受群众监督要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