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气始建,万物始生,立是开始,春是希望。
距离贵阳90公里,有一片水墨丹青之地——贵州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立春的阳光,温暖而祥和,初春的苗族乡,美丽而多姿。
苗族,苗语称为“蒙”,起源于古时部落联盟中的“九黎”,据《史记》载:“九黎君号,蚩尤是也”。由于迁入时间、居住的地域以及服饰和生活习俗的不同,贵州苗族被分为数种,因而有“百苗”之说,新中国成立后,统称苗族。
化屋村,一个童话般的存在。位于乌江六冲河与三岔河交汇处北岸,是乌江源百里画廊景区的一个苗族村寨。
乌江又名黔江,是贵州第一大江。山峦叠起,横直连绵,薄雾裳绕,云海茫茫,气势磅礴,向下俯视,每道弯仿佛灵蛇游走,欲饮山脚之清泉,真可谓“万山飞翠上吟肩,路曲行人似蚁旋”。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这就是乌江!激荡在红军故事里的乌江!
每听这首歌,仿佛看到红军迎风飘扬的猎猎战旗,仿佛听到那一阵阵冲天的呐喊声、雄壮的军号声仍在天地间回荡……
1934年黎平会议后,中央红军各部按照中革军委命令向黔北进军。12月31日15时,野战军司令部到达猴场,22时,朱德作出中央红军北渡乌江行动的部署。“突破乌江,到遵桐去庆祝新年”。
整个乌江防线,自茶山关起,包括孙家渡、江界河、袁家渡、回龙场等大小渡口十余处,全长100多公里。1935年1月1日,红一军团第四团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亲自化装到达江界河渡口侦察。1月2日上午9时,天空阴云密布,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红四团开始强渡。1月3日拂晓,连长毛振华带领17名战士乘坐竹筏到达对岸占领前沿阵地,先头部队迅速跟进夺取对岸渡口。红四团在前面强渡乌江成功,工兵连在张云逸指挥下,加紧扎竹筏架浮桥,后续部队随即跟进过江。军委纵队和红五军团于1月3日下午顺利通过浮桥,毛泽东连声赞叹:“真了不起,我们工兵就地取材,用竹排架成这样的桥,世界上都没有。”
“我们借着江岸闪动的红光,顶着风、冒着雪,披着雪粒和浪花,行进在烈马般的乌江江面上,天险乌江终究被我们突破了!”读着杨得志将军这段回忆,内心被深深震撼着、感动着。
攻坚克难、勇往直前,革命必将胜利,春天必将到来。昔日,这个藏在深山里的少数民族村寨,以突破天险的精神为指引,为了脱贫和振兴奔忙;今天,苗族歌舞之乡在新时代的光辉照耀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景象。
寨前的东风湖,是乌江源百里画廊景区的终点站,兼有三峡的雄奇、漓江的秀美,被誉为千里乌江上最美的崖壁画廊。站在观景台,凭栏远眺,天空高远,大地苍茫,青山如黛,悬崖如削,波平如镜,水碧如玉。其间的水西姑娘、八仙过海、大鹏展翅等一系列景观,恰如一轴轴精致隽永的画卷,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来到化屋村苗寨,光看风景是远远不够的。这里,曾经是乌蒙大山深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这里,生活着一支文化独特的苗族支系——歪梳苗。苗族同胞在这山水相依、水山相恋的优美环境中,延续着祖先留下的古老传统,用心经营着这片土地。
神奇的山水孕育了化屋歪梳苗,富有音乐禀赋的苗族同胞创造了与这山水相依相存的歌舞。独特的多声部民歌和转调唱法,将舞蹈和武术融为一体的打鼓芦笙拳舞,以及精巧艳丽的蜡染刺绣服饰,无不体现着苗族文化深厚的底蕴。
黔西县被国家列为重点帮扶县,而化屋村则成为了民建中央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多年来,先后实施了旅游和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学校建设、沼气池建设等项目,而苗寨修通的一条通往外界的盘山路,有力推动了当地新农村建设步伐和旅游开发进程。
扶贫车间、非遗手艺、乡村旅游,守好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多元化的产业发展,苗族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春节临近,在文化广场上,笑靥如花的村民,身着美丽民族服饰载歌载舞,深情地唱起《长征组歌》,仿佛那硬朗的豪迈气从未逝去,那昂扬的军号声从未走远。(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纪委监委 汪曦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