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郭树合 通讯员吕秀丽)“去年12月16日,我们接到刑事检察部门发来的司法救助线索,了解案情后挺痛心的。从核实材料到发放救助款,完成这次跨省司法救助案不到24小时,可以说创造了一项纪录。”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检察院办案检察官殷晓彤向记者介绍了前不久完成的一起司法救助案。
“年轻妈妈”“被害人”“贫困”,这些字眼无论哪个都会让人心头一紧。来自河北的小梦年纪轻轻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小梦可谓命运多舛,从小被抱养,虽与焦某举行了婚礼,但因未达到法定婚龄而没有登记。
婚后两人经常争吵、生活也很窘迫。2020年6月,焦某随老乡到青岛市即墨区打工,小梦7月25日带着小女儿投奔丈夫。7月29日晚,因偶发矛盾,失去理智的焦某将一岁多的女儿砍死后,又将小梦砍伤。焦某被抓获归案,小梦则回到老家河北养伤。
青岛市即墨区检察院审查发现,小梦的伤情需回案发地鉴定。但原本就无固定经济来源的小梦,伤后无法工作,家里还有一个未成年女儿需要抚养,甚至从河北到山东的路费都拿不出。
了解情况后,刑事检察部门第一时间将救助线索反馈至该院负责司法救助的第五检察部。不巧的是当时恰逢单位财务部门年底结账,为让这位身心俱伤的母亲尽快得到救助,整个司法救助办理流程必须在12月17日完成。于是该院立即启动了司法救助“绿色通道”。
这是一场争分夺秒的救助,审核汇报请示的同时,殷晓彤联系小梦准备好申请救助材料,并通过微信发至办案人。线下材料准备与线上救助申请同步推进,经协调办理程序进入“快车道”。但在最后本人签字环节又遇难题,小梦远在河北无法赶到现场,在即墨既无熟人也无亲戚代办。殷晓彤急中生智联系到区关工委工作人员说明情况,随后由小梦出具委托书后代替其签字。当天下午,办齐了所有司法救助材料并交至相关部门。
17日上午,司法救助款及时打入了小梦的银行账户,此时距离这起救助线索移送不足24小时。法律的温情,让这名年轻妈妈感受到了来自千里之外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