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以史为鉴】和衷共济事乃成
2018-08-25 17:45: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因为领导班子不团结自相残杀而走向灭亡的事例,在历史上举不胜举。

  南朝的宋文帝刘义隆,因为任用王弘等良臣,取得了“元嘉之治”的政绩。可是,后期的宋文帝猜忌宿将檀道济,杀之而自毁长城;又与弟弟刘义康互相猜忌,最终杀刘义康。统治阶级内部的尖锐矛盾,导致刘宋国力衰退,而且自相残杀之势愈演愈烈:宋文帝自己被太子刘劭杀害,刘劭还杀死宗室多人;刘劭被兄弟孝武帝刘骏所杀,刘骏还“斩草除根”把他的妻儿都杀死,同时“解决”兄弟刘浚、刘铄、刘浑、刘诞等多人;刘骏死后,太子刘子业即位,杀叔祖父刘义恭全家、杀兄弟刘子鸾等(刘子鸾临死前说得很凄惨:“愿不再投生帝王家!”);刘子业被部下杀死后,继位的明帝刘彧,将刘子业所有活着的兄弟“消灭”干净(其中年龄最小的王子才四岁),而且对自己的兄弟也基本不放过;明帝之后,太子刘显即位,同样对宗室大开杀戒……骨肉残杀,使刘宋的这些当权者灭绝了人性。

  历史留下的教训是深刻的。以后人的眼光看历史,封建王朝那种只能“有难同当”不能“有福同享”的悲剧是无法避免的,人治的制度决定了这些。一个人的命运,没有强有力的社会制度来保障,完全取决于某个最高统治者,在这样的环境下,统治者之间,怎能做到互相信任呢?

  一项事业的成败,需要的是“同船”的人和衷共济。通过一个朝代的兴衰史,我们可以发现这么一个规律:这个朝代的建立,靠的是开国君臣们的齐心协力,在这个时期,君臣之间的关系如手足,充满着“革命”的友谊、感情。而当君臣之间互相猜忌,关系出现裂缝时,那就兆示着这个朝代的辉煌时期就要结束了。

  统治者家族内部的那种残酷斗争,已随着专制制度的结束而一去不返。但是,不团结的社会现象并没有因此消失。在今天,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单位的创业经历来继续观察这个规律。单位(特别是企业)创业之初,靠的正是上下一条心,精诚团结,这样才能做到无坚不克。而单位内部出现矛盾时,如果决策者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来化解,那么,这个单位一定要面临发展的危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涌现了大量的民营企业,可是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三五年。有人归纳了影响中国民企发展的若干个“死穴”,“祸起萧墙”(企业决策层不团结)是其中之一。许多最终失败了的民营企业,创业者正是经历了“创业之初同甘共苦、企业壮大产生分歧、事业红火相互排挤”的轨迹。

  在“家天下”时代已经结束的今天,做到和衷共济,需要大家共同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团结”是个深刻的社会命题,导致不团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中央党校教授王东京认为:“班子不团结,表面上看,似乎是官员性格不合,但实质则是利益冲突所致。”王教授言之有理。对官员来说是这样,对其他集体而言也是这个道理。人们对私利考虑得多了,矛盾自然产生,而且越积越深,终于无法调和,在这样的环境下,哪里谈得上“和衷共济”?恐怕只有互相拆台了。笔者认为,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出现信任危机,也是导致“团结”成为难事的重要原因。由“不信任”而互相猜疑、互相提防,人与人之间在这方面要消耗多少精力!

  根据历史与现实给我们的教训,“团结”二字既要靠人们提高道德水平来实现,也需要一定的制度来保障。比如,在政府部门要建立起对领导层的民主监督机制,使之无法产生“利益”冲突;对企业或其他单位来说,也应多建立一些“阳光操作”的制度,让涉及公众利益的事情都能公开化,以消除大家的猜疑。只有让破坏团结的因素找不到生存的土壤,“和衷共济”才能真正长久地实现。(李伟明)

  编辑:张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