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以史为鉴】因廉而刚杨继宗
2018-08-25 12:05: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明朝成化初年,杨继宗为嘉兴知府。有一次,监察御史孔儒,来到嘉兴清理军籍,却暴力“执法”。

  这里,先说明一下“军籍”。明朝实行军户制度,户籍分为“民籍”、“军籍”两大类。军人必须成家、携带妻子儿女,以此为“户”立军籍,是世袭的。当兵的死了或逃亡了,要在原籍勾取其子弟或孙子补充。当时军籍混乱,出现了士兵陆续逃亡的现象。故有清理军籍之举。

  监察御史孔儒在嘉兴清理军籍时,弄得鸡飞狗跳,老百姓不得安宁,有的老年人经不住折腾,顶撞几句,就遭到毒打,以致送了性命。

  杨继宗对此十分愤慨,张榜通告:谁家有被御史打死的,家属可以到府里来报告。

  御史孔儒,见嘉兴知府杨继宗不买他的账,大发雷霆,对身边的人说:“小小知府,竟然管到我御史头上来了,真是岂有此理!”

  杨继宗不怕摸老虎屁股,他专程去见御史孔儒,毫不客气地说:“治理国家有一定的法度,各级官吏有不同的职责。孔大人身为监察御史,就应当努力举劾不法,剔除奸弊,劝惩官吏。至于挨门挨户,清查户口,维护治安,则是地方官吏的事,用不着御史亲自去管,更不可违乱法纪!”

  杨继宗说的话句句在理,御史自知理亏,嘴上说不出什么,但却记恨在心。

  杨继宗生性刚正不阿,但是,却很亲民。他经常召集乡间父老询问疾苦,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他还大力兴办社学,民间子弟年满八岁不上学,则要处罚他们的父兄,每遇到学官时都待以宾客之礼,一时文教大兴。一次,杨继宗监督乡试,发现了两份考卷走笔不凡,竟穿上官服,给这两名考生行礼,他认为两位将来必然扬名天下,因此对朝廷获得优秀人才表示衷心祝贺。这两名考生后来都相继中了状元。还在乡试的时候就能预见到他们的将来,人们都很钦佩他独具慧眼。

  杨继宗心地善良,常以慈爱宽厚待人。如在任浙江按察使时,一次有十名仓库管理人员因为保管粮食出现亏损而被关进监狱,被逼得卖儿卖女抵债。发薪俸粮时,他发现多出较多,又命人复称了其他人的俸粮,结果完全相同。杨继宗因而明白了仓库亏损的原因,于是决定将官员俸粮大于定额的情况报告朝廷。官员们都很害怕,一起去见杨继宗,宁愿捐出俸粮代仓管员偿还亏空,十名仓管员被立即释放。

  他不阿谀权贵,是因为自己廉洁,没有尾巴给人抓。他赴任时仅一个仆人跟随,官署书斋也都清朴无华。九年任满,杨继宗被升迁为浙江按察使。在离开浙江时,正如他进入浙江时一样,仍只带原来的那一名仆人,全部财物仅有旧衣服和几本书而已。

  却说专管纠察官吏的监察御史孔儒,所到之处地方官员无不逢迎拍马。没想到这次竟被嘉兴知府杨继宗教训,自感大失面颜,又无法责难他,因此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孔儒临到要离开嘉兴时,还没抓到杨继宗的任何把柄,他想:“当官的人,没有一个不爱钱,杨继宗在这么富庶的嘉兴当知府,还能不刮点地皮?不如打开他的箱子,揭他的底,抓他的赃;至少能给他一个难堪。”有一天,孔儒带着几个随从,借口来向杨继宗辞行,突然闯进知府衙门,直入杨继宗的住处。见他室内空空,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惟有床头放着一口箱子,孔儒心想贵重财宝一定在这里面了,便抢步上前,将箱子打开。只见里面仅有几套破旧衣服而已,孔儒非但没有抓住杨继宗辫子,反而自讨没趣,悻悻而去。

  平日,有路过嘉兴的太监,杨继宗出于礼节送给他们的只是菱角、芡实之类和历书。谁知这些太监在其他地方索拿惯了,贪心不足,竟然开口索要钱财,杨继宗当即发出公牒去领取库中金银,并说:“钱都在,请给我立下印券。”太监哑口无言,伸出去的手又缩了回来。

  杨继宗对老熟人也一样不徇私情。后来,他巡抚云南,云南官吏中有许多老熟人,大家见他去了都很高兴。但是,私交场面过后,杨继宗拱手施礼说:“明天开始办公事,倘有不客气之处,希望大家多多原谅。”随后罢免了八名不称职的官员。这当中,就有他的老熟人。

  杨继宗曾多次因公得罪浙江镇守太监张庆,张庆哥哥张敏在司礼监,经常在宪宗面前诋毁杨继宗。宪宗说道:“你说的不就是那个‘不私一钱’的杨继宗吗?”张敏惶恐不安,写信给张庆说:“好好对待杨继宗,皇上已经知道他这个人了。”(莫清华)

  编辑:张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