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 文 苑 】甲骨文的传奇
2020-09-21 10:21: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它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已具备现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其后汉字虽然又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书体的演变,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了下来,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甲骨文也因此成为世界四大古文字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

  错把甲骨当“龙骨”

  目前我们所见的商代甲骨大多出土于河南安阳的殷墟附近。殷墟就是早已成为废墟的商代都城,它西临小屯村,洹河从北面和东面绕过,是小屯人世代耕作的地方。很久以来,小屯人在耕地时都会发现很多白色的片状骨头,牛骨、马骨、鹿骨、犬骨都有。这些在地下埋藏了几千年的骨头经过风吹雨打,有的便会分解成碎片或碎末。有些村民会把这些骨片砸碎当肥料用。谁也不知道,那些骨片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甲骨。

  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一个叫李成的剃头匠染上了一身脓疮,连衣服都无法穿。穷困的李成没钱买药,就捡了一些甲骨片碾成粉末然后涂在脓疮上。想不到奇迹出现了,疮面的脓水被这些骨粉吸干了!经过试验,李成发现这种骨粉还有止血的功效。这一消息传开,村民们便纷纷开始捡拾甲骨片,放在家中作为治疗红伤的药材。

  我们的祖先对龙十分崇拜,认为它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就连药铺里也常常出售一种叫“龙骨”的中药材。村里有读过书的人甚至认为那些甲骨片就是医书上记载的“龙骨”。

  那么,“龙骨”到底是什么呢?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详细的记载。“龙骨”其实是风化了的动物骨骼,可以治小儿、妇科和男子虚弱等各种病症,也可以医治红伤。现代中医认为,“龙骨”味道较淡,药性温顺,具有解热、退热、镇静安神、生肌敛疮等功效。所以,直到今天,药店里还有“龙骨”这味药。

  李成等小屯村民开始把收集到的甲骨片当做“龙骨”卖给中药铺。今天,我们已经无法统计到底有多少记载着商代历史的甲骨被人们当作“龙骨”药材吃到了肚子里。李成还将其制成治疗刀伤的“刀尖药”到集市上卖。制作“刀尖药”的先例一开,便有很多同行开始效仿,药店也开始大量收购这种所谓的“龙骨”。为了赚钱,李成把成筐的甲骨以六文钱一斤的价格卖给药店,成为病人口中之药。更可惜的是,由于李成和药店伙计不知道甲骨上刻划的线条是什么,所以往往把有字甲骨当成“假货”,拒不收购。看着一大半有字甲骨被扔出来,李成心疼得不得了,便用刀把甲骨上的字全部刮去,再掺一些新搜集的无字甲骨,重新卖给药店。一批记载着辉煌的商代历史的甲骨文就这样变成了尘土,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甲骨文之父”王懿荣

  王懿荣,山东烟台福山人,是清朝末年著名的金石学家。由于他在1899年第一个认识并有意识地购藏殷墟甲骨,被人们誉为“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又是如何发现甲骨文的呢?

  王懿荣自幼就十分好学,6岁进入私塾学习。他聪明勤奋,阅读范围十分广泛,经史子集无所不通,有过目不忘之誉。青年时代,王懿荣开始迷恋上古器物学,对古董字画上的文字潜心研究,造诣很深。曾先后拜访当时著名的收藏家、金石学者潘祖荫、吴大澂等人,成为当时著名的金石学家。勤奋好学的个人品格和广博的知识积累为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盛传120年前的1899年,王懿荣因生病请京城里一位老中医开了个药方,药方上有一种叫“龙骨”的药,他便派人从宣武门外菜市口的一家中药店买回了这种叫“龙骨”的药物。他惊奇地发现抓回来的“龙骨”药材上有一些奇怪的划痕。由此“一片甲骨惊天下”。

  王懿荣真的是吃药时发现甲骨文的吗?其实并不是,因为卖到药店甲骨上的文字早就被人刮掉了,而且药店中的“龙骨”都是砸碎之后才出售的,很难看到上面有刻划的痕迹。

  据《王懿荣年谱》一书记载,1899年夏秋的一天,一个叫范维清的古董商带着从安阳买到的12片“龙骨”来找他的山东老乡王懿荣,想请他鉴定一下。

  经过反复地观察和揣摩,王懿荣觉得这些奇异的刻划符号和青铜器上的金文有些相似,他对骨头上看似有规律的刻划痕迹十分有兴趣,并开始向外界高价收购带字甲骨。由此,沉睡了3000多年的殷商甲骨文终于被发现了。王懿荣先后从古董商手里买了1500多片甲骨。1902年,王懿荣之子王翰甫为还清旧债,将其父生前所藏甲骨大部分卖给了刘鹗。1903年,曾著有小说《老残游记》的刘鹗将珍藏的甲骨1058片选拓成书,编为《铁云藏龟》6册,这是世界上关于甲骨文的第一本专著。在书中,刘鹗明确指出甲骨文是“殷人刀笔文字”,乃商代遗物。刘鹗还在《铁云藏龟》的自序中记述了王懿荣发现甲骨和收藏甲骨的过程,并试释了50多个甲骨文,后证明正确无误的有35个。

  就这样,殷墟甲骨从中药“龙骨”变成了珍贵的古代文化研究资料,为我们揭开了商代历史的神秘面纱。

  证古泽今的宝藏

  在甲骨文出土之前,商朝是否存在属于悬而未决的千古之谜。中国从哪里来,中国历史的可信开端究竟在何处?这一事关文明起源和民族认同的课题,因甲骨文的丰富记载而曙光初现。战争的胜利、奴隶的逃跑、国王的梦境、流星雨的爆发……甲骨文还原了一个鲜活的商代世界。正是甲骨文,使商代成为有出土古文字记载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性,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为研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提供了真实可贵的第一手史料。

  甲骨文具有极大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是重建中国上古史,透视3000年前殷商社会生活的重要素材。钱穆先生在讲授中国通史时说,在已发现的数千甲骨文中,有“黍”“粟”“田”“禾”“米”“麦”等字,可见当时已有农业;且有“丝”“帛”及“圃”字等,可见农业已发达;又有“车”“舟”“宫”“室”等字,可以想象当时人的社会生活,已非游牧社会。至于刻字于龟壳、牛骨上,要用极硬而锐利的刀才能刻上去,当时已有这种刻刀,可见冶矿之学已甚发达。甲骨文不仅是可以“证经补史”的物质文化遗存,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

  作为世界四大古文字中唯一“活着”的文字,甲骨文穿越3000年延续至今,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以其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巨大贡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从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至今,已发现的带字甲骨约16万片,甲骨文单字约4500字,已释读出的甲骨文约1500字,与此同时,仍有约3000字目前“无解”。随着甲骨文研究工作迅速发展,无数国内外学者参与到甲骨文的发掘、搜集、整理、研究中来,诞生了国际性学科“甲骨学”,一代代甲骨文研究者将上下求索,为破解古老文明密码而矢志不渝。(杨军辉 韦中月)

  编辑:张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