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 文 苑 】古田“曙光”
2024-09-13 09:50:00  来源:解放军报

在武夷山脉支系巍巍采眉岭下,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有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它的前面是阡陌纵横的广袤田野,旁边有一泓溪泉穿越田野涓涓而流,后面是古木参天、郁郁苍苍的黛青屏风。这幢古朴幽静的建筑,便是举世闻名的古田会议会址——曙光小学。

曙光小学校址原为当地廖氏宗祠,坐东朝西,单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为800多平方米,由前院、下厅、上厅和左右厢房组成,上厅下厅和左右厢房之间,共有3个天井。这座宗祠,始建于1848年,名号是万源祠。前门内侧有建祠堂时青石阴刻的楹联“万福攸同祥绵世彩,源泉有本派衍叉溪”,横批为“北郭风清”。

1917年,教育救国、开启民智、兴办新式学校的热潮风靡大江南北。处于崇山峻岭之中的古田人,创办了古田有史以来第一所小学——“和声小学”。于是,万源祠前门外侧也用青石阴刻一副对联“学术仿西欧开弟子新知识,文章宗北郭振先生旧家风”。

1929年春,红四军主力入闽,闽西大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革命热潮。古田人民踊跃参加红军,积极支持革命。同年5月,根据《少先队队歌》里“曙光在前头”之意,当地苏维埃政府把“和声小学”更名为“曙光小学”。红军当年在曙光小学砖墙上刷写的“保护学校”标语,至今保留完好。

当曙光小学那古老的时钟历史性地走到1929年12月28日这一伟大的日子时,“曙光”就放射出抵达全军的光芒。那天,雪花飘飘,大地银装素裹。毛泽东那伟岸的身躯,踏碎厚厚的积雪。他健步如飞,走进曙光小学。会场外,雪花纷纷扬扬,周天寒彻。会场里,熊熊的篝火吐出动人的火焰,温暖众人。120多名代表静静地听着毛泽东那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长篇政治报告。

篝火照亮了每一个人的脸庞。毛泽东同志的谆谆教导,照亮了人们的眼睛和心灵,照亮了红军的路。“曙光”驱散了国民党军队的闽粤赣三省“会剿”所覆压而来的阴霾惨雾,穿透红四军东江失利所带来的愁云恨绪,黎明快来了!

曙光小学左侧的大草坪,是当年红四军的阅兵场,设有检阅红军操练的司令台。古田会议结束后,红四军将士和古田当地群众就在大草坪上举行了盛大的联欢晚会。曙光小学的右侧,有一口常年水量丰沛的水井和一方荷花池。步入曙光小学正门,正厅是古田会议会场。右厢房第一间是当年毛泽东的卧室兼办公室。古田会议召开期间,毛泽东就在这间屋子里批阅文件,和与会代表交换意见。

新型的人民军队从曙光小学走来,中国革命的成功从这里走来。那枣红的大门、高高的门槛、露天的庭院,那低矮的课桌、古老的时钟、朴素的主席台,那些掷地有声的会场标语,那间毛泽东的办公室兼卧室,以及室里的小油灯、砚台、水笔、木板床、旧棉被与铁皮公文箱,构成了“曙光”的世界。“曙光”以简朴的形式,包蕴了深邃的内涵,延伸着历史的轴线。

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慰问团曾先后4次到古田进行慰问演出。每次演出的地点,都是在曙光小学前面的大草坪里。最近的一次演出,是纪念古田会议召开90周年之时。舞台上灯光绚烂,《永恒的血脉》歌声嘹亮。曾几何时,“红旗到底打得多久”仍然存疑在一些人的心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这里,毛泽东亲手点燃“曙光”星火,锻铸了人民军队的军魂,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革命的愿景,化作“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化作“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我仿佛依稀看见了当年的场景:寒风凛冽,大雪纷飞,寒凝万物的如磐冬夜里,毛泽东拨亮一盏小小的油灯,全神贯注地伏案疾书,起草关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松油的灯火星掉在他的灰棉袄上,他却全然没有察觉,火星把灰棉袄烧焦了一个洞……黎明时分,他窗口上的小油灯闪耀的火焰,在晨风中轻轻摇曳,在曙光中优美地飘舞……

曙光,从中国革命还是处于“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的昨天走来,抵达天安门城楼,抵达祖国的万里海疆和边关大漠,抵达为实现中国梦而唱响强军战歌的今天。(唐宝洪)

  编辑:张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