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文荐读】醒悟都在败露时
2018-03-20 15:37:00  来源:睢宁县人民检察院

  

  醒悟只在败露后,后悔永留回忆里。

  这句话概括的是,一些腐败分子在事情败露之后的种种表现。

  痛哭流涕,痛不欲生,捶胸顿足,呼天喊地,痛彻心扉……这一切都在表明,某人认识到了错误,但为时已晚。早干嘛去了?为什么非要等到事情败露之后,才后悔不已。有个领导干部沦为阶下囚时曾一度哽咽:“最难面对的是今世,难以弥补的是愧疚。我愧对生我、养我、挂念我、嘱咐我一路走好的父母,愧对爱我、靠我、把我作为精神支柱的妻子女儿。我如今身陷囹圄,度日如年,痛心疾首,追悔莫及!”

  世上没有后悔药,为什么醒悟都在败露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近来我看了很多资料,在分析这一问题时普遍认为,这些人因为在出事前没有认真思考事情的严重后果,没有仔细算一算利益得失账。即使算了账,也没有算清楚,而是一笔糊涂账。如果当时算清了这笔账,就绝对不会出现今天这样的后果。

  从会计专业角度分析,造成这一现象有三大原因:

  一是不知道预算。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到后果,根本想不到人生还要做预算。

  你不会算账,有人会替你来算。这就叫秋后算账。等上级和组织秋后算账的时候,可就没有好果子吃了,也就是该你彻底偿还的时候了。

  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必然是失去航向的人生,随时都会有触礁的危险。因为这些人根本想不到,歌舞升平当中会蕴藏着多么大的危险。古人曾说:“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岂可稀里糊涂,掉以轻心。

  人生顺风顺水的时候,也可能就是最容易搁浅的时候。末代皇帝宣统的祖父奕澴曾写过一段家训:

  财也大,产也大,

  后来子孙祸也大。

  借问此理是若何?

  子孙钱多胆也大,

  天样大事都不怕,

  不丧身家不肯罢。

  财也少,产也少,

  后来子孙祸也少。

  若问此理是若何?

  子孙钱少胆也小,

  些微产业知自保,

  俭使俭用也过了。

  我的思想虽然不会那么狭隘,不会片面地认为钱多一定就是祸事,但通过这段格言,人生无论富有还是贫穷,都需要警醒。

  过去普通老百姓中流传一句话:“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没有上过学,胸无点墨的人,都知道算计的重要,算计的可贵。我们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更应该明白“动则三思,虑而后行”的道理。稀里糊涂,不算清楚,遭遇激流险滩,沉沦就成了大概率事件。

  二是知道预算,不去做预算。心存侥幸,没有看到预算的必要性。这类人自作聪明,以为做事谨慎,不会败露。在中国文化里东窗事再隐秘,终有大白于天下的时候。明朝人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后,记述了一个民间传说——

  秦桧找不到确凿证据想暂且放过岳飞,于他家的东窗下与妻子王氏密谋。王氏说:“擒虎易,纵虎难。”于是,秦桧决意以莫须有罪名杀掉岳飞。后来,秦桧游西湖,见一人披发厉声曰:“你误国误民,我已诉天,上天会要你去的。”秦桧回家后,就得病死了。没多久,儿子也死了。王氏设起神案,请道士驱鬼。迷蒙中见到其子戴着铁枷,方士问:“太师何在?”答:“在丰都鬼城。”方士如其言而往,见秦桧、万俟卨都戴着铁枷,备受诸般苦刑。秦桧说:“烦传话给夫人,东窗事发矣。”

  丰都鬼城是不存在的,但现实世界的毁誉则是千真万确的。西子湖畔,秦桧夫妇那两具塑像长跪地上,永远不能站起身来了。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曾子说:“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众人的眼睛是瞒不住的,做了坏事必然要面对千夫所指的困境。

  在这一点上,东西方的有识之士的看法都是一样的。解放黑奴的林肯有句名言:“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

  也就是说,你可以一时骗得了上级,骗得了同僚,甚至骗得了群众,但你不可能欺骗所有人。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一旦败露之后,必然会受到严厉的惩处。

  所以,每个人都要想清楚,算清楚。预算很重要,不能不去做。

  三是做了预算,但不科学。歪打算盘,还自以为得意,最后便是鸡飞蛋打。

  会计中有种成本会计,会计核算要讲成本,讲收益。实际上很多人不是不算账,而是算错帐,错误地估计了成本和收益,没有把损失考虑进去,或者是低估了损失。特别是把眼前的收益看得很重,想不到或者忽略了未来很可能要付出的成本代价。人生无草稿,落笔须慎重。扣错第一个纽扣,就会一错到底。

  因为,现实是看得到的摸得着的,未来是看不见的模糊的。所以,人们容易放大现实,而忽略未来。即使像比尔盖茨这样的商贾巨头,也承认存在重视现实低估未来的倾向。他说,我们总是高估在一年或者两年中能够做到的,而低估五年或者十年中能够做到的。对未来的忽略,会计预算的准确性就会大打折扣。

  有些不是不算账,而是算账的时候缺少了科学的原则作指导,结果错打算盘算错账。

  算清白大账,也要有足够的谨慎性,对付出的代价要有充分的认识。因为一念之差,天差地别。

  利欲炽热即是火坑,

  贪爱沉溺便是苦海,

  一念清净烈焰成池,

  一念惊觉船登彼岸。

  预算的控制功能是指导行动,是保持廉洁的重要手段。

  在会计业务中,预算可以说是控制范围最广的技术,因为它关系到整个组织机构而不仅是其中的几个部门。

  预算有着多种功能,比如说,计划实施、资源配置……我最感兴趣的是它的控制功能。科学的预算管理,是一种硬约束,是对未来各项经营行为、经济活动的严格限定,是对经营结果进行考核兑现的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左右了各项经营活动,包括管理者、经营者的行为。

  那么,我们强调,要算好人生的清白大账,也就是让人们想清楚,算清楚,然后在行动上走正路,不走邪路,从而实现人生目标,保持人生清廉。

  在当今社会,不仅是政府官员,一些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以及各类组织中有一定权限的人员,都会面对灯红酒绿的大千世界的各种诱惑。清廉绝不仅仅是政府官员的事情,它还包括各种企事业单位甚至教学、科研机构。

  算清白大账,是人人都需要做的头等大事。

  习近平同志早就提出: “在面对各种诱惑的时候,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首先要算算‘三笔账’(利益账、法纪账、良心账)。”他明确指出:“通过算这‘三笔账’,促使党员干部明白道德底线,筑牢道德防线,进而增强自身免疫力。”

  只有用科学的精神,用正确的方法,想清楚,算明白,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定力。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只需如元代吉雅漠丁《题画竹为董文中赋》所言,就可以不畏浮云遮望眼:

  雨过蛟龙起,

  风声翡翠寒。

  但存清白在,

  日日是平安。

  做好预算,看清祸端,只需要保持内心清白,自会拥有坦然人生。我们常说,反腐败,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算清楚了账,想明白了事,就会不想腐,就会共同为全社会形成风清气正的风尚做出自己的努力。

  (祁王新)

  编辑:张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