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畏初始。唐代柳宗元说过:“君子之惧,惧乎未始。”一个人犯错误,往往是从一些细小之事开始的,有第一次就可能有第二次,缺口一旦打开,就会一发而不可收。因此,敬畏之心,贵在初始。为官者一定要慎之以初,严于发端,遇事先要掂量后果,想一想这事该不该做,尤其在事关个人名节问题上,务必要把握好自己,避免小节不防,大节不保。
二畏法规。一个人如果缺乏对法律的畏惧感,往往就会放纵自己的行为,最终将会受到法律的惩罚。“畏法度者最快活”,这是古人的至理名言。我们应随时随地记住:法规就是高压线,任何时候都碰不得,和法规过不去,就是和自己过不去,尤其在当今多样、多元、多变的社会生活面前,只有把党纪国法内化为自觉行动,处处严格自律、严守法规,才能真正经受各种考验。
三畏私欲。人有七情六欲,关键是“欲”要正当、要有度。“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纵欲之时就是“咎”、“祸”来临之际。现实中,一些落马贪官自毁前程,成了阶下囚,大都是私欲恶性膨胀的结果。就大多数人而言,完全做到清心寡欲也是不现实的,但要努力抑制、戒除不应有的私欲,守住法纪防线、道德底线,自觉抵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切莫因小恩小惠而溃大堤,因贪图小利而失大节,因一念之差而毁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