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莽莽人寰。
战争与和平,记忆被歌声浸染。
自青春韶华,源源无尽的音律飞入胡德勤的心田。如今八十八岁了,她随口哼唱出来,听者无不动容,乃至潸然泪下。那歌唱,映照非凡岁月、英雄情怀。熟人说,她大约生来就担着一份特殊使命——为英雄而歌!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接过纪念章的胡德勤,心情无比激动。
记者采访她,她谈得最多的,是那些赞颂英雄和友谊的歌,是那些曾经同她一起奔赴前线的战友,还有四十余年从事革命回忆录编辑整理工作的感受……文艺宣传、历史传承、军旅之缘,贯穿她全部的职业生涯。
一
胡德勤说自己是幸运的,在芳华初放的岁月迎来解放。她投入时代的大潮,参加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成为奔走在硝烟中的光荣歌者,见证乃至成就着“英雄儿女”的传奇。
1949年11月30日那一天,重庆解放,山城人民欢欣鼓舞。
那是一个热血沸腾的年代!来自大学、中学的上万名重庆学生报名参军。胡德勤那时候刚刚17岁,是四川省立重庆女子师范学校音乐科二年级学生。不留恋在家里的舒适生活,也不留恋手捧钢琴乐谱、款款穿行于校园琴房之间的安逸……她毫不犹豫跟着堂姐胡德嘉、胡德蓉去报考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第十二军文工团。
文工团检视报名者的文艺天赋,胡德勤自然不胆怯。从小,她在家里伴着风琴,唱着跳着成长;初三时,还曾获得过全校歌唱比赛、演讲比赛、作文比赛三个第一名。结果,胡德勤同两个堂姐都被第十二军录取了。同样考进来的还有:大学生杨肖永和她的姐姐、弟弟,大学生潘光汉和他的妹妹,大学生钟文龙、王廷,刚升入初中不久、曾活跃在重庆话剧舞台上的“儿童演员”余琳,擅长绘画的何孔德……都是渴望成长的年轻人。
走进部队大熔炉,投身伟大祖国的正义事业,这是无比光荣的人生旅途,也是勇毅奉献,甚至流血牺牲的人生旅途。
在朝鲜战场,杨肖永、潘光汉牺牲了,胡德勤、钟文龙负伤了;王廷、余琳挥泪为牺牲的战友最后送行;何孔德和战友们穿行于战壕间,用画笔展现上甘岭战役的壮烈……这一切,就发生在他们参军两年多以后。
为了和平,为了正义,青春无悔!
他们始终铭记着一句话:没有痛苦算什么生活,没有风暴算什么海洋……
二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攻入朝鲜,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值此危急关头,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出征!作战部队冲上去了,文艺战士也冲上去了。
1951年3月24日黄昏时分,第十二军文工团部分人员随大部队从宽甸出发,跨过鸭绿江上搭起的浮桥——捆扎在一起的木船一字排开,船上铺着平整的、相互衔接的板子,一直延伸到江对岸。
进入朝鲜境内,持续行军二十多天的考验立刻开始。
基本都是夜行军。一开始,一夜行军六七十里,后来增加到一夜走八九十里,最多的一夜曾走了一百二十里。敌情随时可能不期而至,沿途山顶上部署的防空哨兵密切观察着,发现敌机立即鸣枪示警。
大路上,多路部队并进。只要没有敌情警报,胡德勤和战友们就主动承担起行军鼓动任务,打着快板跑前跑后,给同志们鼓劲。
回望那段体能极限大考,有人曾问她:“是不是很苦?”
“当然,天天都艰苦。”她答。
“脚磨出泡了?”
“磨烂了!但这些都是小意思。”每次问到怎么个苦,她都不知该从何讲起。
找来作家魏巍描写女文工团团员的一段文字给她看,她说写得很真实——
“从跨过鸭绿江的那一天起,她们就背起了多少东西!背着背包,背着十斤干粮,十斤米,一把小铁锹,有的人还有一把小提琴。有一夜,行军九十里,有的男同志还掉了队,但是她们咬着牙,带着满脚泡,连距离都没有拉下。过冰河,她们也像男同志一样,卷起裤脚哗哗地蹚过去。冰块划破了腿,就偷偷地包上也不言声。露营了,就在山坡上用松树枝支起一块小雨布,挤在一起,夜间冻醒,就蹦一蹦、跳一跳再睡……”
第十二军于1951年4月中旬到达谷山地区,不久后参加第五次战役。在战役第一阶段,突破“三八线”,进逼汉江;在战役第二阶段,突破加里山,截断洪阳公路,激战自隐里,直抵兄弟峰。1951年11月起,第十二军参加金城防御作战,在持续一年多的坑道战中圆满完成防御作战任务。1952年,第十二军参加上甘岭战役,歼敌一点二万人。
1952年9月29日,在这一天的战斗中,第十二军涌现了多位威名远扬的战斗英雄。但也是在这一天,敌机突袭距离上甘岭不甚远的第十二军指挥部所在地区。在这次轰炸中,第十二军文工团牺牲很大。
三
第十二军文工团驻地距离军指挥部很近,是个名叫“隐洞”的山沟。
当初,为安全起见,军首长特别指示把军部直属工兵营的驻地腾给文工团。这里地形非常隐蔽,山下有一条小河,到处郁郁葱葱。
文工团在山坡上的绿树间搭起了排练棚,山腰处还有工兵营早就挖好的防空洞。
那些天,文工团团员们正在为国庆节迎接祖国慰问团的演出做准备。黄昏时分,去河边洗衣的文工团团员,总是禁不住面向潺潺流水练声放歌,每每都能听到山间回响。
1952年9月29日早饭后,各个节目组都忙着排练:胡德勤和钟文龙在山沟里的掩蔽部排练《阻击战之歌》;小歌剧《一门火箭筒》节目组正在排练棚里忙碌,编剧兼作曲杨肖永一边指导排练,一边修改。
突然间,群山回荡轰鸣声。四架敌机来袭,先用机枪扫射,然后是狂轰滥炸。一条小山沟,投下了八十多枚炸弹,还有燃烧弹。用茅草搭建的排练棚燃起熊熊大火,硝烟弥漫。
《一门火箭筒》节目组,七位同志壮烈牺牲。受伤的人员也很多。
敌机轰炸时,胡德勤和钟文龙拼力向半山腰的防空洞方向跑,半途正遇敌机朝她们俯冲下来,只能就地卧倒。
爆炸声响起,胡德勤顿感腿部受到一击,一股热血旋即涌了出来。
“我挨了。”钟文龙的声音传来。
“我也挨了。”胡德勤说。
钟文龙伤在头和右腿,胡德勤伤在左腿。
敌机偷袭的消息很快传到军部,军首长立即带着担架队赶来,组织营救伤员。
负伤的黄业敬、余黎、丁光曦、刘国华、钟文龙和胡德勤都被送进医疗二所。最初,胡德勤被诊断为大腿擦伤,医生对伤口进行了包扎处理。几天后,她开始发烧,伤口上方出现红肿。于是医生从伤口处插入铁丝做的探针,最后在伤口上方十二厘米处顶到留在体内的弹片,遂在那个部位开刀。胡德勤的左腿从此留下两道疤:一个是炸伤留下的开花状疤痕,一个是手术缝合后留下的条状疤痕。
那次空袭之后,牺牲的烈士们被换上了干干净净的军装。当天晚上,军首长、战士代表、朝鲜老乡都来为烈士们送行,这是战场上庄严的告别仪式。
“同志们,我们不要被敌人吓倒,要化悲痛为力量,还有许多任务等我们去完成。”
英雄流血不流泪!文工团领导明确要求:“不准哭!”
与其说是葬礼,不如说是誓师。流血牺牲吓不倒文工团团员。
各节目组迅速调整,日夜加紧排练。杨肖永烈士牺牲前尚未完成《欢迎歌》的谱曲,王玉琴、杨承德担起了这份特殊的重任。
国庆节当天,演出照常举行。文工团团员们强忍着眼泪演唱《欢迎歌》,还表演了相声《美军四大弱点》、山东快书《爆破英雄黄家富》、四川评书《冷枪战》、小歌剧《一把洋镐》、朝鲜舞……这是一场表现部队战斗生活、战斗作风的高质量演出,这是一场在文工团刚刚伤亡十多位同志的情况下,把对敌人的仇恨化为力量、继承牺牲战友遗志的演出。
第十二军军党委颁发锦旗,“战斗的文工团”六个大字成为永不磨灭的记忆。
“这场演出令人终生难忘!”观看演出的祖国慰问团同志深受触动。后来他们向祖国人民汇报时,每每都讲起这场演出。重庆代表团还撰写了题为《战斗的十二军文工团》的文章,发表在报纸上。
四
战事严酷,而中国人民志愿军士气高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历来重视文艺宣传工作,1929年12月通过的古田会议决议就对军队文艺宣传工作明确提出要求。成功的文艺宣传,也是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重要“密码”。
曾赴朝鲜战场的作家舒群写道:“前方需要文艺工作,在一定的时间内,或者比后方需要的更甚。谁都知道火线上的生活,是极度紧张的,艰苦的……特别是展开战斗中间,我们最有思想,最有正义感的指战员们,一切的需要都集中成为一个需要——歼灭敌人……可是,只要有一个空隙,他们就会想到‘我们的宣传队’呢?我们部队的文艺工作者,最懂得这种时机的可贵,抓住它是不会放的。”
把文艺送上前线,文艺又来自前线,这也是抗美援朝战争史册上闪光的一页。
作家巴金两赴朝鲜前线,第一次住了七个月,第二年又去住了五个月。他创作的小说《团圆》,后来被改编成电影《英雄儿女》,成为永不褪色的经典。时隔三十年后,他感慨道:“直到今天,我所爱的英雄们可歌可泣的事迹还激动着我的心灵,鼓舞我前进。”
作家刘白羽奔走在汉江前线,不仅以记者身份报道我军的战斗,而且记录了美国士兵讲出的“保命要诀”。那是1952年秋天,美国上等兵密勒对他说:“没想到北朝鲜有这样强烈的炮火。”刘白羽在文章中写道,美军前哨阵地上的普遍心情就是“低下头来!”——一个美国士兵说:“这是老兵告诉我的话中最经常、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低下头来!’”
细数赴抗美援朝战争一线体验生活的作家,还可以拉出一个长长的名单:蓝澄、韶华、井岩盾、安娥、白朗、谢挺宇、马加……魏巍基于前线亲历,写了传世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人民日报》发表,感动了全中国人民。
很多知名演员参加了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叶盛兰、常香玉、赵丹、侯宝林、马三立、马思聪、王昆、郎毓秀……用精彩的演出慰问“最可爱的人”,在前线奔走几个月之久。但令人痛惜的是,著名相声演员常宝堃、弦师程树棠在前线遭遇敌机轰炸扫射,献出了生命。
当然,同前线指战员接触最多的文艺工作者,还是部队文工团。
在前线表演的节目,很多是根据战斗英雄的故事即编即演的。有些作战部队组建了战士歌舞团。据新华社1953年9月的报道,在上甘岭前线的某部文工团、文工队,曾在八个月中配合各时期的战斗任务,深入部队演出九百四十五次,有十位文工队队员在十五天走遍四十五个阵地,演出五十九场,表演节目五百一十一个。这些数据都是文艺战士顶着炮火跑出来的,个中艰辛为常人难以想象。
隆冬时节,齐腰深的雪遍布山峦,文工团慰问小组依然坚持奔赴前沿阵地,把军首长的慰问、把鼓舞士气的节目带过去。
这是实实在在翻山越岭!爬到山顶时已经气喘吁吁,下坡时就索性顺势溜下去——哪个瞬间没掌握好平衡,就是滚下去。
在前哨阵地,他们爬进一个又一个“猫耳洞”,持续“换场”表演,一定做到给每个洞里的战士表演节目。
“艰苦就是光荣,坚持就是胜利!”赴朝前,他们在誓师大会上集体喊出这样的誓言。在前线,他们以实际行动忠实履行誓言。
前线指战员很感动,纷纷道出心声:“文工团同志能来这里,什么都有了!回去请告诉首长,有我们守在这里,敌人就打不过来!”
把文艺送上前线,能够提升部队士气;当文艺来自前线,其穿越时空的生命力更能广泛而持久地震撼人心。
胡德勤严守部队纪律,在朝鲜没写过一纸日记,却留下了别样的战争纪实——她揣在军装兜里的小笔记本上,写满了战地歌曲。
几十年过去了,虽然只剩下一个红皮小本、一个蓝皮小本,且很多纸页早已泛黄、残缺、零落,但在所剩的页面中,连词带谱,竟有她密密麻麻抄录的一百四十一首歌。尤其珍贵的是,那些描写真实战斗历程的歌曲,以生动、完整的叙事,折射出永恒的光辉。
比如,描写金城防御作战期间一场战斗的歌曲《邓祥林》:“水有源来树有根,英雄的连队里出英雄。这英雄在三十四师一零六团一营一连英雄王克勤连队当班长,他的名字叫邓祥林……”战士们听到文工团歌舞队创作的赞颂邓祥林的歌、看到文工团美术队创作的幻灯片《爆破班长邓祥林》,无不备感振奋。邓祥林所在的第106团,就是后来在上甘岭战役中战斗到最后胜利时刻的部队——1952年11月25日,第106团顺利完成使命,将537.7高地移交给第二十九师,战史上把这一天作为上甘岭战役的结束之日。
又如,描写上甘岭战役支前景象的歌曲《朴老汉》:“上甘岭啊上甘岭,战火燃烧雪在飞扬。一寸土地一寸火,激烈的战斗在山前打响。山后的公路日夜运输忙,那汽车队又拖炮弹又拖枪,那运输队背的背、扛的扛……”质朴感人的歌词,从一个侧面真实描绘了上甘岭战役中的情境。宣传上甘岭战役,第十二军文工团美术队贡献巨大。何孔德、周祖铭等美术队队员同一线战士朝夕相处,电影《上甘岭》片头的画,就是他们创作的。
还有,展现中朝友谊的歌曲《任廷昌》:“有一个中国志愿军的战士任廷昌,洒下了无数的鲜血,在我们春耕的土地上。孩子啊,你将永远活在朝鲜人民的心上……”任廷昌是第十二军的英雄战士,1952年春天帮助金大娘春耕时牺牲,后被追记一等功,获得“二级爱民模范”光荣称号。那年秋天,朝鲜人民特地用任廷昌牺牲之地长出的大米制作打糕,满怀深情地送给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朝鲜人民还创作了一首表达哀思的歌曲——“我们亲爱的任廷昌!如今已是秋收时光,这是你用血浇种的稻谷高粱,一颗颗长得又肥又壮,我们要把它留作种子,撒在全朝鲜的土地上,让你的名字遍地流芳……”
战地歌声,因英雄起,伴英雄行,立英雄志,扬英雄名,鼓英雄气!
五
“人都有感情,战士的心是更热烈和伟大的,有的战士背着炸药把自己生命跟敌人战车同归于尽……牺牲自己并不是容易的事,这样的感情我们不应该让它埋没,我们有责任把它表扬出来,让祖国人民知道。”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当年对巴金一行讲的话,道出了文艺宣传工作的责任,这也成为许多文工团团员一生的自觉追求。
1954年4月,第十二军文工团回到祖国。抗美援朝精神的火种深深融入这些“最可爱的人”的血脉里,伴随他们开启新的人生旅程。根据组织安排,胡德勤调入中央警卫团文工队。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她为英雄而歌的人生轨迹,都一直向前延伸着。
中国青年出版社创办《红旗飘飘》丛刊后,她加入编辑队伍。采访革命前辈,记录整理革命回忆录,编辑传记文学……日积月累,她对党史、军史中的重大历程了然于胸。
青春渐行渐远,但岁月抹不掉珍贵记忆。
胡德勤时常想起因为负伤而无缘表演唱《阻击战之歌》。听说第十二军文工团创作的这个优秀节目,后来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文工团的节目,她一直想亲眼看看。
喜讯终于传来。1958年的一天,胡德勤忽然接到老首长的电话:“今晚在中南海怀仁堂,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文工团将向中央领导作汇报演出,你可以来观看。”
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光荣回国。能够在这样的历史节点,获得观看这样一场演出的机会,对于一位曾经的志愿军文艺战士而言,是何等幸福的心愿得偿啊!
舞台上,大幕开启,雄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响彻全场,观众无不振奋。胡德勤看到自己曾参演过的那些节目,脑海中浮现出无数难忘的回忆,心潮澎湃。演出结束后,她激动地走进后台,看望原第十二军文工团的老战友,相拥祝贺,热泪盈眶。
“我们永远怀念那些牺牲的战友。作为战争幸存者,只能好好工作,对其他的事情不能有过多的要求。”她常常这样说,并且知行合一,无论经历什么风雨、面对什么际遇。
平平凡凡,兢兢业业,她参加编辑了数十期《红旗飘飘》丛刊,作为责任编辑奉献了很多重大题材传记文学作品:苗冰舒撰写的《刘邓在中原前线》,刘白羽撰写的《大海——记朱德同志》,纪学撰写的《朱德和康克清》,张帆撰写的《长城内外》,李荣德撰写的《齐鲁飞将军》……在这些书稿的编辑和推介过程中,她得到多位军队老首长的热情支持和帮助。聂荣臻元帅还为《长城内外》题写了书名。
“我愿与作者同举擎天史笔……让真理铿锵的声音,永远回旋,叩启人们的心扉。”写下这几句话时,胡德勤已届退休之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有人说,这是从战场走下来的人特有的气概。
歌声嘹亮!值得永远铭记的英雄赞歌,映射着非凡的民族风骨、民族力量。(吴绮敏)